牟平区实验中学

阅读:5
单位介绍
烟台市牟平区实验中学
  学校教学工作是一个传统沿革与前瞻引领、求真探索与创新发展的过程。在建校10年中,该校积极实施培养“名师”创建“名校”工程,不断求真探索、创新发展,改进课堂教学,促进教师发展,努力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,即“创业绩,育人才,办学校”。
  一、坚持思想引领,优化管理机制,实施“名师名校”工程。
  我们在不断的思考与学习中,确立了“以人为本,以质立校”的办学宗旨,明确提出了“没有学校的发展,就没有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;没有合作教育,就没有学校事业的发展;没有对教育的深思与研究,就不可能成就真正的教育者”的创新理念。在学校的整个发展过程中,学校视每个人为资源,让校以师而立,师以校而名。把建立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良、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发展之本。
  (一)优化管理机制,促进人人争先
 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,我们进一步完善了《实验中学教职工工作考评标准》,调整了评价内容:在突出教学绩效权重的同时,把业务能力、育人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,使评价内容更加合理和适时。在教师的使用机制上我们提出了“小调整、大循环、满负荷、竞争上岗”的工作思路,使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同教师的自我评价相统一,从而化解矛盾,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,促进队伍稳定,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。
  (二)加强岗位培训,提高名师效应
  提高教师素质、建立教师岗位成才机制,成为学校当务之急。为此,我们把以校为本的教师业务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来抓。
  1、注重师德培训,提高师德水平
  近年来,依据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,我们先后了《实验中学领导干部“四六标准”》《实验中学关于违反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”的有关规定》、《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办法》、《实验中学“六要二十不准”》等规定,利用每周的办公会、教研组长例会和每月的全体教师例会、每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、定期的级部教师座谈会、青年教师恳谈会加强学习交流,使之成为师德培训的重要阵地。通过褒扬教师身边典型的人和事,在教职工中宣传学校管理的“人本”思想,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岗敬业的自觉性。几年来,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师德标兵,为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。
  2、强化集体备课,倡导合作学习
  我们构建起立足本校,立足岗位,搭台指路,拜师结对培训模式。在教师业务培训上强化集体备课,让集体教研发挥更大的作用,使教师能尽早掌握并创造性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。每周为各个教研组设置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,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:(1)每次提前一周备课;
  (2)每位老师每次集体备课前都要提前备好课;
  (3)着重研讨符合新课标的教法和学法指导;
  (4)写好教学释义和教学反思;
  (5)将全册教材分几部分,由教研组每个教师分别承担其中一部分的备课任务,在独立深钻教材的基础上全组交流,共享成果;
  (6)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,让教师个人补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不同的做法,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。
  3、全面观摩教学,提高授课能力
  我们主要采取三步走:一是“同说一节课”,即同一年级的教师,在同上一个课题之后,教师们相互观摩、研讨,分析彼此教学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,让教师及时的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,并从中吸取教益;二是“集体备课进课堂”,即主讲教师展示课堂教学,其余教师观摩比较,取长补短;三是“共评一节课”,即同学科组的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,打分评定等次。
  几年来,全面观摩教学成为该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。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,挖掘每个人的潜能,放飞教师的思维,提供思维碰撞、合作研究的机会,形成一股合力,促进教师提升教育理念。
  4、发挥骨干带动,促进共同提高
  学校制定了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》,为每位骨干教师确定了奋斗目标,构建教坛新星---经验型教师---教学能手、学科带头人---学者型教师四个梯度的骨干教师队伍;为骨干教师搭配徒弟,实行了“一对一”和“一对多”两种搭配形式,师傅教师的课堂对徒弟来讲是开放的,徒弟与徒弟间的课堂也是开放的,在这种激励观摩和比较中,师徒都有较大进步。
  为使更多的教师不出家门也能直面专家,学校多次邀请中央教科所、市教科院等教育专家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“研究性学习”、“新课改与校本课程”、“直面新课程”等讲座培训。
 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,我们欣喜的看到:一批又一批的教师阔步迈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。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、“分组导学”等教学模式在全校推广起来。在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,许多教师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变化。通过多个国家、省、市、区级实验课题的滚动实施,培养了师生调查研究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学风,形成了一支思想解放、业务精干、经验丰富的名师队伍。
  该校现有高级教师32位,省级教学能手5位,区学科带头人12位,并有10节省级、36节市级、98节区级优质课和近92篇省级以上学术论文。
  二、规范教学常规,优化教学结构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
  我们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目标:把课堂还给学生,让课堂充满活力;把班级还给学生,让班级充满生机;把创造还给学生,让教育充满智慧;把提高质量的主动权还给教师,让学校充满生机。围绕这一目标,我们突出抓好两方面工作:
  (一)规范课堂管理,促进特色化发展
  通过对常规教学过程的管理,促进教学过程沿着高效、优化的方向进行,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。
  1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,开齐学科、开足课时,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锻炼成长。不擅自调整、挤占、放弃音体美及综合实践课。实验课在开足率达100%的同时,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,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,力求让学生自己动手“学科学、做科学”。
  2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《实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办法》,注重了新课程和学校特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,引导教师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,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、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,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  3、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。成立了以校长、教导主任、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听评课班子,深入课堂听课。听完课后,及时与全组成员议课、评课,集思广益,肯定优点,找出不足。在随堂听课的同时检查教师的备课、听课、业务笔记等教学常规,并将评估结果列为教师教学考评中。
  4、要求教师做好三读——“粗读、细读、精读”。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、评比,按优、良、一般、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,由分管领导写出评语,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,将评定结果存入教师发展档案。
  (二)加强校本研究,推动创新化教学
  以学校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,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,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,开展特色教育研究,唤醒学生创新欲望,积极参与生活体验,加强合作行为的培养。
  1、我们建立了学校、级部、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,强化“责任人”意识,实行五步走:把脉预诊---及时发现问题,并对问题进行预测;收集资料---成立研究组织,查阅材料,掌握解决问题有关理论;拟定计划---设想一个系统计划,研究具体实施措施;行动实施--积极参与,落实研究计划;总结评估---对掌握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,对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。
  2、不定期举办培训班。做到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相结合;通识培训和课标培训、学科培训相结合;讲座式培训和参与培训相结合;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。我们以“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为核心、以学科业务培训为重点、以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为强手、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特色”,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面的校本培训,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,提高了该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,实现了“四个改变”:改变了教师上课一支粉笔、一个小黑板、一本教案的传统授课方式,积极参加集体备课、课件制作、共同研究教学方法,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、研究热情;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型角色,向组织者、参与者、促进者、研究者转变,减少了定性评价,增加了发展性评价;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,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,学习方式多样性,解决问题有特性,经常走向社会调查研究,学习和掌握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;改变了管理模式,学校内部民主平等、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逐步形成,激励性管理、情感性管理、多元性管理得到了广泛运用,形成了人人参与,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。新课程改革赢得了市教科院领导的好评,全市数学、语文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体育、计算机、历史等学科优质课评选都在该校举行,该校有16人获奖。并有9人获省级课件制作奖,26人市级课件奖。近两年该校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种比赛有360人获奖,其中86人获一等奖。张瀚中同学在信息技术奥赛中获省一等奖,全国二等奖。在第四、五届全国“新世纪”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,有四位同学被邀请到香港参加颁奖典礼。
  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市“明星学校”、省“规范化学校”、省“教学示范学校”、全国“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”先进单位、全国“百所德育科研名校”等称号,教育管理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事迹在省、市、区电视台先后做过专题报道,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和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牟平区实验中学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